傳說七夕是將牛郎星與隔著銀河的織女星相會,當作牛郎與織女一年見面一次的浪漫愛情故事?,F代中國人視「七夕」為中國的情人節,不少情侶都 會在當日送一送花及禮物,去喜愛的餐廳吃飯,雖然氣氛及規模沒有西方情人節般濃厚及盛大,也受到不少華人的重視。不過,古代「七夕」與現代的看法都大大不 同。
事實上,在古代并沒有那麼多浪漫的氣氛,所謂的「七夕」,也并非什麼值得慶幸的節日。反而因為牛郎織女的故事,令民間有些獨特的風俗。
頤和園長廊彩繪《牛郎織女鵲橋會》 (網上圖片)
在 古時,牛郎織女凄美浪漫故事,現實上受到古人摒棄。秦代《秦簡日書》載:「戊申、己酉,牽牛以?。ㄈⅲ┛椗?,不果,三棄?!辜慈藗冊谖焐耆?、己酉日結婚迎 娶的話,就會像牛郎娶織女,三年后丈夫必然休妻,沒有好結果。這足以證明當時秦人認為牽牛星和織女星相聚,從星像上說是非常不吉利的。
秦代《秦簡日書》(網上圖片)
漢代五言詩代表作《古詩十九首》中,也有相關記錄:「迢迢牽牛星,皎皎河漢女。纖纖擢素手,札札弄機抒。終日不成章,泣涕零如雨。河漢清且淺,相去復幾許?盈盈一水間,脈脈不得語?!顾麄z雖相愛,但兩顆星星隔著銀河相望,有緣無分,實在凄慘。
遲至西漢中期,人們依然將牛郎織女的故事視為不吉利?!痘茨先f畢術》中提到,如果想令老婆不離開,丈夫就必須在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,將老婆的最后一次月經用的月事布燒成灰,放在門楣上,而且不能讓老婆知道。否則夫婦兩人就可能會像織女和牛郎那樣分離。
網上圖片
七夕從民俗上看,有更強的生理交配含義,浪漫愛情的含義反而少。有民俗學者指,在牛郎織女神話中,銀河暗指女陰,而橋指代男性生殖器。這種類比在不少古代愛情故事中都有出現,七月初七便成為一個強調交配的好日子,所以便有上述燒月事布的巫術在漢代流行。
后 來七夕的含義不再那麼直白,但仍保留著生殖的意像。七夕除了乞巧(女子心靈手巧),還有「乞子」的重要意思,說明古代家庭婦女的一個重要作用是生育。婦女 為了穩固家庭地位,便需要在七夕當天向織女禱告求子。所以七夕民俗中就有「月下穿針」,向月亮獻上瓜果為祭品的習俗,寓意著晚上交配成功后瓜熟蒂落。
清陳枚《月曼清游圖冊》桐蔭乞巧 (網上圖片)
另 外,七夕其實是古代女性難得的節日,類似現在的「婦女節」。據《皇帝內經·素問》記載,「七」被視為女子生理變化的周期,數字七與女性相對應,所以農曆七 月初七就慢慢變成了與女性有關的節日。每逢七夕,女性過自己的專屬的節日,可以走出家門,和姐妹們逛街、傾偈。古代女性無論在家庭、社會的地位都較男性低 下,七夕成為她們難得的節日,正正說明舊時男尊女卑的錯誤思想。
|